组内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组内动态

树立安全意识,规范实验操作——课题组举行实验室公共安全培训及实验室常规仪器规范使用讲座

发布时间:2018-11-07

   在18级新生入学进入实验室之际,为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全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规范实验操作,课题组于10月24日下午在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320报告厅举行了本学期“公共安全知识培训和实验室常规仪器安全使用方法”讲座。本次讲座由李春海博士主讲,课题组全体师生参加。

   李春海博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多年的科研实践和经验教训,以近年来发生在高校尤其是我校的典型实验安全事故为例,总结出大多安全事故是由于安全意识不强、实验操作不当所致,希望同学们脑海里警钟长鸣,时刻保持安全意识。他详细讲述了实验室用火、用气、用电、防爆以及防化学品危害的专业知识,电烘箱、加工设备、通风橱等实验室常规仪器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事项。希望同学们究其原理,严守规范操作。会后,范英老师做了强调:(1)实验进行期间不离岗,定时查看;(2)各类化学试剂药品要有序放置,规范使用,未使用完的试剂要放回原处;(3)各师兄师姐要做好表率,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给新同学树立良好榜样。

image.png

李春海博士向大家讲解实验室安全知识

   此次安全培训使同学们对实验室安全有了更深的认识和领悟,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学到了事故应对技能。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一定牢固安全意识,规范实验操作。

(文字:韩世达  图片:彭爽娟)


18级新同学谈安全培训感悟


张力伟:在实验室中最重要的就是人身财产安全,我们要时刻紧绷着脑中的一根弦,尤其是在实验中用到易燃试剂,高温,明火的时候,更应注意。在实验进行中,不能离开实验岗位,因为这样的原因发生的事故不在少数,这不仅仅是对课题组负责也是在对自己负责。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科研质量。

张阳: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我深刻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平时我们要提高安全常识,养成安全习惯。以后进实验室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粗心大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胡颖:实验室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人生安全,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规范实验操作操作,明确各安全标示的意义,从事故中吸取教训,时刻警醒自己安全问题。实验隐患只有个人重视,才能真正杜绝其发生。

戢元:我们做实验的时候会出现一些误操作,怎样规避这些误操作带来的风险是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怎样才能将危险降到最低,是每一位实验室人员要多思考的地方。作为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应当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切实保障实验室安全。 

曾兵兵:通过课题组相关老师及师兄师姐的精心讲解,我深刻认识实验安全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需要谨慎对待,认真学习各种仪器的正确操作规范是必备技能,懂得应急防范措施及处理方法是根本要素,安全无小事,与大家息息相关,务必高度警惕

沈梦露:通过这次实验室安全培训,使我认识到安全问题是一切实验进行的前提,作为研一新生,虽然还没有经常进行实验,但良好的安全意识对预防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做实验的同时保护好自身和实验室的安全,才能够更好,更高效的进行实验。

王礼申:通过本次安全培训,发现了许多平常没有注意到的安全隐患以及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的实验操作。同时,我们应加强实验的安全意识并做到防患与未然。

王涛:安全事故不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既然有了健全的实验室安全制度,那还需要我们努力践行,树立安全意识,注意实验操作的细节,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李政奥:李春海老师分别从电、火、热等方面切入告诉了我们实验室方面中各方各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再分别详细从构造到原理详细地讲解了实验室里面常见的仪器及其使用事项;更是例举了实验室因为不规范操作而发生过的事故作为前车之鉴,让我们更为深刻地了解了在实验室规范操作,从细节上不留下安全隐患,培养安全意识,杜绝侥幸心理对于我们自身安全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郭宇航:从一开始让张阳同学去找灭火器到讲我们身边出现的火灾事故再到课题组日常实验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李老师以自身读研读博时候的经历给我们整个课题组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认真遵守高研所和课题组的规章制度,杜绝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陈涛:经过此次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才意识到实验室潜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主要是火灾。培训课上,老师给我放了一些关于火灾现场的视频,看的真是让人心惊胆战,这些火灾真的是无意中的一个举动所引发的,一旦发生真的非常致命。火灾无情,人有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这些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



电话:86(28)85466255,85466077 邮箱:nic7702@scu.edu.cn

传真:86(28)85466255 邮编:610065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附309